|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失傳的寶物”系列于2019年8月份在河南博物院文創商店內上架銷售。這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動態文創”的理念開發的一款文創產品,是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創發展模式的創新。
01研發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而文創產品就是文化產業中的一員。文創產品借助于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作生產出高附加值產品。近幾年,隨著博物館文創工作的發展,許多優秀的文創產品面世,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也是其中之一。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開發經歷了1.0、2.0時代后,在3.0晉級的道路中提出了“動態文創”的理念,“考古盲盒”是第一款在此理念下誕生的產品。2019年是盲盒手辦快速增長的一年,因為盲盒產品高度的不確定性造就了它的吸引力,并成為用戶社交熱點話題,河南博物院文創團隊(簡稱“豫博文創”)研究了盲盒兼具驚喜和社交的屬性,將致敬考古工作,傳播文物知識作為開發方向,將“掃歷史文化之盲”的盲融入到時下熱點盲盒概念中,創新性地提出了“考古盲盒”這一概念,從而誕生了全國首款“考古盲盒”。
02什么是考古盲盒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以“失傳的寶物”命名,分為傳承、史詩、傳說三大種類,2021年9月更新的寶物中已經包含了河南博物院六大鎮院之寶及80多款文物微縮仿制模型,其種類涉及青銅器、玉器、陶器、瓷器,可以說是品類繁多。為了模擬真實的考古體驗,產品細節也處處體現考古的專業性,考古盲盒中包裹“文物”的泥土是來自洛陽北邙充滿千年古都文化氣息的土壤,產品中包含了考古鉆探神器洛陽鏟(微縮版)、專用小刷子,連外包裝上都印有考古地層標記。
2020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重視考古學的文章,并于當天,有網友在豆瓣網上發布了考古盲盒的開箱視頻,瞬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關注,引發各大自媒體博主爭相測評,中央級媒體、港澳臺媒體、省內外媒體爭相報道300多篇。截至2021年10月底,考古盲盒已銷售36萬個,銷售額達3000萬元。
03考古盲盒的特點
河南作為全國文物大省,文化底蘊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地區考古發掘工作一直排在全國前列。早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安陽殷墟發掘,就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標志,具有重要意義。再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正式成立后前往河南輝縣開展發掘工作,輝縣發掘實際上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以培訓為主要目標的田野考古。《輝縣發掘報告》的出版也被稱為新中國田野考古范式的確立。乃至考古專用設備洛陽鏟,也成為了河南地區的一個符號。在這種背景下,將考古與盲盒相結合,與河南本身的文化定位不謀而合。
“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它自身特點密不可分。首先,之前市面上流行的盲盒手辦大多是動漫、影視IP或者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玩偶,而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是精品文物“微縮仿制模型”,在顧客挖掘出寶物后,內含對應的寶物簡介說明(包含了其時代和歷史價值),使得消費者在娛樂的同時可以了解到一定的文物考古知識。其次,在這個產品創立之初豫博文創就提出了“動態文創”的概念,相較于普通盲盒開盒即結束,“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打開后需要消費者親手發掘,最終獲得寶物,這種互動體驗讓消費者可以在一個個獨立的“考古現場”中感受發現歷史的瞬間。第三,考古盲盒與市面上眾多考古玩具不同之處,在于它有許多游戲規則,類似電競游戲中玩家尋得寶物獲得新技能、道具一樣,比如“一對虎符兌換一枚大將軍印”“挖空可獲得一枚‘兢兢業業’勛章”……總之,秉承著“掃歷史文化之盲”的理念,考古盲盒在潛移默化中傳達著對考古事業的致敬、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近期,考古盲盒包裝再次升級,本次升級又賦予了玩家一項新的技能——策展人。
顧客返圖
04考古盲盒的品牌運作
從商業運作的角度來看,一個博物館文創產品想要贏得市場就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文創產品并非單一的存在,開發一件或一個系列的產品,選取文物、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及制作等來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IP。考古盲盒在上市初期一直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消費者,工作人員通過顧客的反饋對產品進行了一次次的修改,小到產品包裝設計,大到設計隱藏款寶物,我們通過消費者的反饋對產品進行一次次的升級,截止目前,豫博文創已對“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完成了外包裝的8次迭代升級。
博物館充分發揮自身的平臺優勢,通過網絡媒體進一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在“隱藏款”兌換互動中,河南博物院送出的是本院出品的圖書《品鑒》,在寄出前,客服人員會在扉頁寫“我們因豫博文創結緣,期待有一天相見,愿您心中所想心中所愿都能實現。”以心貼心,給予消費者溫暖與感動。同時利用微博“豫博文創大怒哥”和微信公眾號“河南博物院文創研發中心”與粉絲進行互動,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及時提升產品品質,并以禮品回饋。
在豫博文創產品體系打造中,制定了“王者聯動”的重要戰略目標,即產品與產品之間、方向與方向之間形成了一種策略性的配合。考古盲盒作為當仁不讓的“王者”,參加了多次“聯合作戰”。比如與另一款明星產品仕女樂隊手辦盲盒在彼此的詳情頁里都增加了互動的內容,并且在考古盲盒中還加入了仕女樂隊手辦盲盒的兌換券,帶領著修復盲盒、傳拓盲盒一起成為了豫博文創體驗版盲盒的“三劍客”。每一次新品上線,王者即出,久而久之已經成為了粉絲們習慣的話題。
豫博文創還開展走出去戰略,提出“立體文創”概念。考古盲盒進博物館、進商場、“出海”讓“考古盲盒”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空間,形成一個開放、交流互動的空間。比如,舉辦的“周末帶著仕女樂隊小姐姐去打卡吧”“集考古盲盒參加免費古都游”“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特展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文創商品與旅游線路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多維立體的互動空間。例如,2021年7月3日至11日,在鄭州二七萬達廣場舉辦了“探見博物館之旅——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互動展”,首次將文創特展“搬”進購物場景,本次互動展也是河南博物院首次嘗試將文創特展“搬”進購物中心,也是豫博文創第一款文創單品舉辦的特展活動,希望通過這種新穎的互動展覽的形式,更好地講述文創故事。
在拓寬消費渠道上面,“失傳的寶物”系列考古盲盒先后入駐TOPTOY潮玩集合店。TOPTOY作為亞洲潮玩集合店,致力于打造成為亞洲最大最全的潮流玩具集合地,考古盲盒進駐TOP TOY也是將現代潮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一種全新的嘗試。8月中旬,考古盲盒登陸加拿大大型商超,許多大洋彼岸的粉絲通過小紅書等平臺發來了開箱測評,點贊無數。
“考古盲盒”火爆出圈后,豫博文創通過與支付寶合作推出小程序“一起考古吧”在線考古盲盒,將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如“杜嶺方鼎”“蓮鶴方壺”“武則天金簡”等文物搬進支付寶地下室,讓用戶變身“數字考古官”,足不出戶體驗考古的樂趣。僅2021年國慶期間,就有超3000萬用戶在支付寶地下室“在線考古”,帶動超200萬用戶訪問河南博物院支付寶官方小程序,一躍成為國慶期間支付寶景區行業小程序的收藏冠軍。這次嘗試也成功將豫博文創帶入文創數字化的賽道。
考古盲盒還進行了跨界聯名合作。2021年6月27日,河南博物院與騰訊視頻官方聯名定制的“千古神仙愛情盲盒”正式上線。本次與騰訊視頻的合作,是《考古盲盒》創新發展上的又一次嘗試,以“愛情盲盒”這種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用生動的實踐,將國風元素與現代生活聯系起來,打造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新風向。百度百科、馬牌輪胎、支付寶等聯名款紛紛上市,挑起了各行業內的話題。
05市場影響力
據數據統計顯示,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的網絡搜索熱度同比增長了500%以上,上榜全國十大線上本地預定人氣景區。“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及“盲盒玩出考古快樂”的話題更是坐擁數千萬的閱讀量和3萬多的討論,一舉將關鍵詞“河南博物院”送上了同城榜的熱搜首位…在2021年前兩個季中國博物館熱搜榜中河南博物院位居第5。
春節期間,除了除夕這天接待觀眾1000人次左右,其余每天觀眾達到8000多人次,門口排隊的觀眾綿延200多米。假期過后,周二至周五的觀眾在5000人次左右,周末有7000人次左右。截至十月底,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銷售36萬個,銷售額達到3000萬。
綜上,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失傳的寶物”以求同存異為原則,打造文化遺產旅游的延伸性產品。豫博文創一直以弘揚傳統文化為目標,守正創新是其發展的驅動力,以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使大眾獲得精神享受和文化體驗的同時連接市場消費群體和產業,為文化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良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