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航旅縱橫,一個近年來黑馬般闖入航空服務類市場的APP,在幾乎完全依靠用戶口碑傳播的情況下正悄無聲息地在幾千萬旅客的手機屏幕上安家,甚至還讓“成天滿世界飛”的人養成了出行前先查查航旅縱橫的習慣。人們很難將它與國企背景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航旅縱橫誕生于中央企業。
國有企業長出的“奇葩”
回顧航旅縱橫的發展,誕生于體制內的小橫可以說走出了一條與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完全不同的非典型性的創業路徑,從業余時間的興趣驅動、到公司認可成立項目組、再到獨立公司化發展,作為這樣一段特殊經歷的親歷者,看到今天航旅縱橫被千萬用戶所喜愛非常感慨。
十年前的中國市場,互聯網基本普及,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在各種因素的交叉疊加影響下,民航的信息服務能力和廣大乘客日益增長的信息獲取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很多乘客抱怨無法有效管理自己的行程,遇到飛機延誤、取消等情況,只能“自認倒霉”。如何創新信息發布方式,讓旅客獲取信息更加便捷、及時、透明,重新贏得旅客的理解和信任,成為亟待破解的行業痛點。航旅縱橫的構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團隊開始在工作之余付諸行動。
興趣的力量是強大的,從2010年底產品原型設計開發出來,2011年開始組建興趣小組加速開發迭代,到2011年底beta版本上線,中間穿插解決了數據獲取、技術框架、發布資質等一系列問題,不到兩年的時間航旅縱橫從構想變成了現實。
2011年12月25日,航旅縱橫第一版正式上線,憑借新穎的定位、創新的功能,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大量良好的口碑。2012年2月,“移動事務工作組”正式成立,員工的創業熱情也得到了公司領導的積極響應, 從此我們結束了“單打獨斗”的局面,開始進行產品迭代。2014年5月,“航旅縱橫”分拆成為中國航信全資子公司,即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獨立公司化運作,航旅縱橫團隊終于成了“正規軍”。
我們面對挑戰時大力創新,不斷為用戶提出超預期的解決方案,讓航旅縱橫收獲良好的口碑,在人數、整體投入都遠遠少于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依靠口碑通過用戶自發的介紹和推廣,終于成功在激烈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格局中突出重圍,用戶規模突破八千萬,將航旅縱橫打造成為了國內最權威、功能最強大的民航信息服務產品,成為中央企業中創新極客的代表,也是中央企業踐行“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排頭兵”,被業界譽為“國有企業長出的奇葩”。
經過數年的發展,本著“讓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愉悅”的使命,以及“將自身服務打造成旅游交通行業的基礎服務設施”的愿景,秉承“擔當、互助、創新、自勵”的價值觀,航旅縱橫從無到有,逐漸壯大,成為今天這一支技術水平過硬、創新力十足、責任意識強烈、有情懷、有夢想的年輕團隊。
為民航業注入更多科技元素
作為民航人,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了感情。作為科技人,我們對科技改變生活充滿信心和期待。因此,從航旅縱橫誕生之日起,為行業注入更多科技元素,讓民航變得更加美好就成了我們的努力方向。也正得益于圍繞技術創新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和服務水平這一思路,航旅縱橫得以在資源投入遠遠少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情況下從無到有。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將科技創新放在首位,在科研攻關、技術創新上付諸了大量的努力,持續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積極探索,通過構建行業中最大的實時計算平臺,航旅縱橫首次將分散、復雜、龐大、對實時性要求極高的民航商業數據網和地空數據鏈的進行深度融合,通過一系列計算、再造、分發,將精準、全面的信息及時傳遞到用戶端,有效實現了行業信息的社會化;構建了行業最大的機器學習引擎,截至目前,航旅縱橫中超過50%的數據已經是由機器學習計算而成;通過打造智能推薦引擎,航旅縱橫可根據幾百項用戶標簽和近百個出行節點進行實時精準推薦,為用戶提供精準的智能場景化服務體驗。同時在人臉識別、語義識別、知識圖譜、智能硬件等方面,我們也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推動了民航從信息化、在線化到智能化的轉變,為行業注入了新的動能。
以民航無紙化出行為例。過去幾年,航旅縱橫不遺余力地在朝著這個目標推進。首先,我們積極推動手機值機在社會中的普及,希望在不增加民航總體服務供給的情況下,利用在線技術大幅度提升了民航的服務容量和服務水平,在行業同仁的支持、理解與幫助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全國70%手機值機來自航旅縱橫或與航旅縱橫合作的機場平臺,成為了國內值機最大的在線值機平臺。同時,我們也在積極與機場同仁合作創新,2017年8月,我們與長沙機場一道,創新性的將安檢驗訖流程電子化,實現了安檢簽章的簽發、防偽、追溯等一系列功能,長沙機場成為了全國首個搭載了電子驗訖功能的百分百全流程電子通關系統,航信通在長沙正式投產。2018年11月,在香格里拉機場正式投產基于近場通信、人臉識別、活體檢測等技術的eID電子證照登機牌功能,實現了證照無紙化出行的全國首個應用。2019年5月,在麗江機場實現了基于人臉檢索的全非接觸式安檢方案的落地,將無紙化出行方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民航真情服務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踐行。
持續創新是發展的核心動力
航旅縱橫從誕生之日起,就走在不斷創新的路上,至今推出了超過20項行業首創的功能,如行程自動管理、前序航班、航班預警等,成為不斷贏得用戶口碑的關鍵。
航班延誤,一直是困擾民航服務人員和乘客的難題,也易引發乘客對民航領域的不滿甚至激發矛盾,可以說相當長一段時間,航班延誤在中國被妖魔化了。一方面是因為信息不透明,導致用戶不能及時管理自己的出行預期,因此在遇到延誤的時候情緒會非常焦躁,另一方面是因為真正遇到延誤的時候,理賠成本非常高。
如何能讓航旅縱橫這款產品在延誤這件事上有所作為?我們采取了逆向思維的模式,提出了“航班延誤猜一猜”的功能。
航班延誤通常會被認為是一個負向的場景,用戶在遇到航班延誤的時候會感到無助、郁悶,能否把這個負向場景轉變為中性化的場景,甚至是對用戶有益的一個場景?基于此,“航班延誤猜一猜”的功能孕育而生,通過讓用戶猜航班是否會延誤,進入游戲化的過程,給予猜對的用戶積分獎勵,以此對沖他對于延誤的負向情緒。這個功能推出后,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甚至有些用戶因為參與了這個游戲說從來沒有這么希望航班延誤過,有效地重新定義了航班延誤這個場景。
為了提高了“互聯網+政務”工作實效,我們研發了航班評價和中國民航服務質量評價系統,通過智能識別的方式,讓用戶進行在線服務評價、獲取用戶反饋,并直接將這些評價連通到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改變了傳統的通過調查問卷來獲取用戶反饋的局面,極大提高了效率和信息的精準度,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為了提升航空公司座位的利用率,我們幫助四川航空在行業內率先實現機會升艙功能,通過對用戶價值和可利用艙位的動態組合,實時對升艙機會進行精準分配,僅幾個月就為航司創造了千萬元級的額外收益。
在機場方面,我們推出了航旅機器人方案,依托自身的數據與場景化服務推薦能力優勢,結合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地理位置、圖像識別、室內導航等技術,聚合了航班、機場相關信息查詢、智能問答、辦理值機與登機牌服務的核心功能,與機器人自身軟硬件功能相結合,針對旅客機場出行中的重要環節,為機場旅客提供人工智能服務。
通過不斷的推陳出新,以航旅縱橫為載體,我們在智慧機場、智慧航司建設方面逐步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產品服務體系,為旅客智能化、個性化、場景化地提供全流程出行信息服務,以供給側創新充分釋放了民航業服務潛能,被上級部門評價為改革開放40年國有企業在互聯網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為了理想永不止步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中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服務品質提升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互聯網+、雙創、供給側結構改革等國家頂層設計不僅使得創新創業深入人心,極大地激勵了我們這些技術人員在使命愿景下的行動自覺,同時也激發了傳統企業的求變意識,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航旅縱橫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伴隨著新時代的脈搏快速成長起來的。
我們始終把民航旅客的出行需求和美好體驗作為產品研發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堅持探索前沿科技,帶動行業技術革新,創新公司治理模式,積極探索在戰略新興領域體制內創新創業的發展路徑,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扎根民航信息服務領域十載,我們的團隊深耕不倦,堅持創新發展、服務社會。未來的路還很長,隨著中國民航、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航旅縱橫能做、要做的還有很多。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愿意不斷成長,堅守航旅縱橫的初心和愿景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