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規劃建設的伊犁六星街是伊寧市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也是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街區現代田園城市的規劃理念和肌理形態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方城九宮棋盤式格局,世界罕見,中國僅有。它不僅是伊犁一道獨特的文脈,也是中西城市規劃建設文化交流的歷史遺產,具有獨特的歷史人文價值。
街區占地面積0.7平方公里,由黎光街、工人街、賽里木街3條街道交錯至中心廣場向外輻射出6條主干道,把街區分成六個扇形小區域,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六邊形街區,故被稱為六星街。街道兩側風格各異的庭院依次展現,井然有序。街區內居住著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回族等13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和移民集居的街區,各民族手足相親、精神相依、守望相助、人心歸聚,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目前,六星街已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榮獲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俄羅斯族巴揚藝術)、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俄羅斯族巴揚藝術)、自治區歷史文化街區研學旅行基地、新疆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等榮譽稱號,也成為了新疆旅游網紅打卡地。
2018年5月開始,伊寧市圍繞“絲路花城·多彩伊寧”城市物質,把“以人為本”作為城市更新的立足點,按照“功能是休閑,文化是靈魂”定位,準確把握六星街的歷史文化價值,強化策劃意識,注重高質量規劃和精細化設計,科學布局街區旅游休閑產業,以增加街區就業和居民收益為根本出發點,開發產業依托型、歷史文化依托型、民俗依托型、創意主導依托型等模式的旅游休閑產品,不斷豐富六星街原生文化體驗,努力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有文化的休閑”和“有休閑的文化”,用心建設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目的地。
我們嚴格依據《伊寧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伊寧市六星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和《六星街保護更新提升改造規劃設計方案》及《伊寧市六星街創建國家旅游休閑街區實施方案》,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居民參與模式,對六星街區建筑風貌、景觀肌理、生態環境、經營業態、民風民俗實施全方位改造提升,并始終堅持以文化旅游休閑功能引領街區發展,堅決避免不符合“田園城市·風情小鎮”特色休閑旅游街區規劃定位的其他產業或項目,用情構造田園景城,處處是景,文景合一,觸景生情,各族居民居住更安心、生活更舒心、致富更順心;游客游覽更歡心,休閑更開心,消費更可心,實現了街區功能空間、歷史文化、市民精神情感等的延伸與更新。
堅持“特色為要、文化為魂”原則,依托六星街獨特的田園城市格局和俄羅斯民族風情濃郁及多姿多彩文化交匯的人文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和保護傳承以歷史建筑、民族傳統技藝等為主體的優秀民族文化,通過“四化”將傳統和現代有機結合,在地文化和時尚文化巧妙結合,消費和市場緊密結合,創造出更多物質消費和體驗消費契機,盤活了歷史文化街區氛圍,構建了以街帶商、以商興旅、以旅促榮、主客共享的旅游發展格局。
一是差異化。街區提升改造過程中,突出俄羅斯民族文化特色,同步進行完整的藝術設計和系統的形象設計,在綠地廣場、景觀小品、墻體繪畫、電表箱彩繪等等細節中美化旅游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在旅游產品開發上力爭實現新的突破,形成與伊犁老城喀贊其民俗旅游區錯位競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二是休閑化。在游客服務區、中心休閑區、餐飲體驗區、特產銷售區、民宿區等各個旅游功能區開發與建設、產品研發與營銷、品牌定位與推廣的過程中,都注重引入特定休閑文化元素,塑造特色文化理念,精心策劃和打造體現地域文化精髓、具有地方鮮明特色的旅游產品,培育街區自己的休閑旅游品牌和形象。三是生活化。以街區市民的日常生活為基礎,構建具有鮮明伊犁特色的城市生活體系和休閑體系,見人見物見生活,培育社會休閑氛圍,積極營造“市民享、游客賞、慢生活、細品味”的人居旅游環境,用場景化生活化的各類業態吸引市民和游客。四是品質化。“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重,積極扶持培養和集聚高素質的書吧茶吧音樂酒吧等文化休閑業態經營人才,從起點就開始重視提升各個功能區的發展競爭力。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結合街區居住民族眾多,婚慶節日頻繁的特點,積極營造民俗文化節慶氛圍,在天天像過節、月月有節慶中,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培育積極向上的文化休閑觀念,普及健康文明的休閑方式。目前,六星街民俗文化陳列館·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民間藝人的即興樂器演奏、流動沙畫和彩石畫作展示;俄羅斯風情園民族歌舞、非遺手作等互動體驗類項目都倍受市民和游客喜愛;文創集市、音樂角、花巷街吧、音樂庭院等主客一起歡歌勁舞、彈琴奏樂、其樂融融;與此同時,市文化館藝術團、六星街民族團結手風琴樂隊和百人文化志愿者隊伍在街區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演藝交流活動;在“游客之家”不間斷開展非遺文化傳承項目演繹,用心用情用力打造融風情演藝、非遺傳承等為一體的旅游演藝品牌。街區內每年開展各類文化演藝活動數百場次,受益群眾百萬余人次,已構建出“天天有娛樂、周周有節日、月月有活動、年年有創意”的群眾文化活動體系,其中六星街民族團結手風琴樂隊已先后受邀參加央視《民歌中國》、《黃金100秒》和音樂頻道“我和我的祖國”2021國慶專題等欄目,廣受好評,反響熱烈。
堅持“特精優小聚集”的原則,扶持培育了390余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鮮明地方特色,又兼具豐富性潮流性的各類經營業態。如古蘭丹姆百年手工冰淇淋體驗店、俄羅斯風情園尤里木屋餐吧、格瓦斯飲吧、柳芭手工面包(列巴)坊、伊琳娜茶吧、樸匠手工皮具坊、大學生創意坊、陶藝研學點;晚楓蝶酒吧、遇見你的茶等特色酒吧茶吧咖啡吧;壁爐燒烤、友麗宮、禾田烤包子等文化主題庭院餐廳,以及暖窩、林棲舍、喀秋莎的家、瑪格麗特等風格民宿;還創新設立了體現“鮮花小鎮”“音樂小鎮”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音樂庭院、文創集市、音樂角、花巷街市、流浪琴車,不但都成為各族文化志愿者和本土藝人們排隊申請展現才藝的露天舞臺,還成為了一處處網紅打卡地、婚拍基地,打造了融“食、宿、購、游、娛”等功能為一體的、具有較高品位的“白+黑”休閑文化旅游街區,初步培育出“月光旅游”品牌,成為“伊犁人愛到,外地人必到”的旅游景區,切實把“過路客”“過夜客”變成“必來客”“常來客”,既直接帶動了千余人居家或就近就業創業,又增強了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