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中國旅游協會在北京召開春節期間全國假期市場研判座談會,邀請十余家會員單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春節期間全國假期旅游市場的狀況。來自景區、酒店、協會、咨詢機構等行業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參會。
2022年春節期間,民航運送旅客501萬人次,日均72萬人次,比2021年春節假期增長40.2%;客運量與2021年十一黃金周相比下降46.1%;與2019年春節相比下降60.2%。根據攜程統計,2022年春節平均票價為790元,比2021年春節增長30.8%,客運總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0%;與2021年十一黃金周相比,春節平均票價下降3.8%,客運總收入下降超過40%;與2019年春節相比,平均票價下降15.1%,客運總收入下降約2/3。這是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在此次會上提供的數據。2022年的春節黃金周雖然已落下帷幕,但盤點梳理這些數據對當前的旅游行業市場走向研判具有借鑒作用。
地域差異:幾家歡喜幾家愁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協會會長王定國介紹,今年春節假期期間,重慶全市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865萬人次,較2021年同比增長9.4%。冰雪旅游和溫泉旅游成為假期的消費熱點。江蘇省旅游協會副秘書長吳耀宇介紹了江蘇省文旅廳發布的數據,江蘇省今年春節期間全省接待游客量3394.92萬人次,達到去年同期的96.6%。旅游總收入234.07億,達到去年同期的98%。全省旅游接待量達到去年十一黃金周的87.1%;旅游總收入達到去年十一黃金周的55.2%。江蘇各地文旅部門舉辦“水韻江蘇,陪你過大年”2022年新春文旅惠民系列活動5100多項,其中重點活動140多項。海南省旅游協會會長張會發介紹海南春節的情況,全省累計接待游客541.1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5.3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接待游客總量增長17.9%,旅游總收入增長29.2%;與2021年國慶黃金周相比,接待游客總量增長46.1%,旅游總收入增長28%。其中離島免稅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免稅購物成為海南旅游消費的金字招牌。
與其他省市可圈可點的春節數據相比,浙江省的旅游受疫情影響,基本上處于停擺的狀態。以企業為例,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提供的企業營業數據顯示,同口徑相比,2022年春節假期收入比2021年春節下降了15%,比2021年國慶節假期下降了71%,比2019年春節下降了54%。直接原因是其主力酒店主要在浙江地區。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姚潔在會上也介紹了企業的情況,烏鎮和古北水鎮一南一北的兩大全國性知名景區在春節假期的業績表現截然不同。受跨省游的暫停和非必要不出省(市)的要求,使得接待全國游客的度假旅游目的地烏鎮在這個黃金周只能以本地消費為主,游客量和收入明顯下降。在北方,作為北京冬季旅游熱門打卡地的古北水鎮表現不俗,周邊短途自駕游、親子家庭品質游成為消費主趨勢,與2021年同期相比,游客量和收入均有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雖然游客量略有下降,但人均消費和多日住宿量明顯提高,總體收入有增加。
消費變化:“冬奧”引爆冰雪類產品
多家OTA在春節假期結束后發布了總結報告,反映的消費行為和呈現特點相差無異。馬蜂窩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節熱賣的商品有博物館講解、海上項目、旅拍和體驗等類別,其中冰雪類商品賣得最好。以北京為例,春節假期期間,北京地區的“冰雪”、“滑雪”等冬奧相關搜索熱度平均漲幅均高于215%,懷北、南山、軍都山、石京龍、漁陽滑雪場都擠進了全國前二十名熱門滑雪場榜單,北京各大滑雪場票量均超過了疫情前2019年春節同期票量的2倍多。據馬蜂窩旅游交易中心商務總監胡宏濤介紹,今年馬蜂窩平臺增加了許多相關的新玩法內容,比如像冰上露營這類的新鮮玩法成為在春節期間搜索熱度很高的關鍵詞。
此外,延續去年“就地過年”的風格,周邊游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去哪兒網政府事務總監郭子魚介紹,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節的短途游近郊游的周邊游客比重占到70%以上,酒店增長的預訂量大部分是來自于就地過年的“宅”酒店的需求。主力消費人群也是集中在20-40歲左右的用戶,集中在一線二線以及新一線的城市。途家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就是在全國整租的小院或者是別墅的民宿,訂單交易額比2021年的春節有上漲。
創新產品:滿足市場新的需求
旅游的需求一直是存在的,疫情的爆發導致出行受到嚴重影響,大眾的消費習慣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因素倒逼企業不斷的探索,推出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據拈花灣文旅營銷中心總經理高輝介紹,拈花灣文旅近年來加強營銷的投入,建立自己的直銷體系,特別是社群運營體系,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社群營銷部門,同時加大活動創新對旅游的賦能,在全國首創的流星雨許愿活動,從元旦一直延續到春節。此外,2021年元宇宙概念快速破圈,拈花灣文旅也在積極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結合沉浸式文化空間,打造“拈花元宇宙”,利用AR、5G高新視頻、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更具有科技感、創新性的視覺呈現。
北京市旅游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穎在會上介紹,除了冬奧接待飯店以外,北京五星級酒店2022年春節市場表現良好,一些酒店設計了很多適合祖孫三代同住的產品,使他們停留在酒店的時間更長。市場表現優秀的高星級全服務型商務酒店為迎合春節客源市場需求,推出春節特惠家庭休閑套餐等,設計不同種類的沉浸式體驗類活動,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客群。
綠維文旅研究院院長夏穎在會上介紹,疫情的干擾使得旅游產品匹配不上人們的消費需求,為此,綠維文旅推出了區域性的京城潮玩卡,持卡人可以享受北京多個主題樂園和景區以及潮玩類產品的優惠,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旅游的替代性。
行業恢復:需加大扶持力度和調整管控方式
以民航數據為例,今年的春節航空運輸市場形勢,一方面比2021年很大提升,客運量、平均票價水平、收入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和2021年十一黃金周相比,和疫情之前的2019年比較,下降明顯。2022年會呈現一個先低后高的整體態勢,在疫情逐步趨于相對穩定的情況之下,民航旅客運輸量可望恢復到85%左右,其中國內旅客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過2019年的水平。與此同時,全行業也在全力提質增效,盡可能地整個行業實現減虧,力爭實現整個行業的整體性盈利。
疫情持續兩年多來,一波又一波,反反復復。再加上經濟下滑因素的疊加,旅游業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加大扶持力度和調整管控方式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陳妙林呼吁加大對旅游企業精神和物質層面實實在在的扶持,同時,他鼓勵旅游企業把真實的情況反映出來,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也是一種自救的方式。此外,出行和消費能力的受限直接導致了大眾生活方式或旅游方式的轉變。春節期間以家庭出游和多日住宿游為主的旅游休閑度假的新模式在今年表現尤為突出。會上多家企業的代表表示,今年全國多地對學生出游的管控,致使很多有出游意向的三代家庭留在原地過年。假期管住了學生,實質是管住了3代人,至少是6個人的旅游消費。適當調整管控方式已迫在眉睫。
大家還一致認為,疫情常態化下,企業一方面要保存實力,留住骨干人員,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轉型創新,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新需求,才能早日迎接旅游業春天的到來。
本次座談會結束后的第二天,十四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的出臺令行業備受鼓舞。《若干政策》包括了一系列普惠性及旅游業針對性的紓困措施,也回應了行業的訴求,文件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防疫政策“五個不得”的要求基礎上,進一步對服務業行業提出精準防疫要求“三不得”,著重強調了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