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隨著我國“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從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中國扶貧基金會于2022年正式更名為“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項目,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廣泛匯聚資源,促進共同富裕。參與國際減貧合作,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百美村莊項目是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原中國扶貧基金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該項目于2013年發起,通過整體規劃和專業設計對傳統村莊、舊民居進行內部改造,對村莊和周邊生態環境進行維護整治,以開展鄉村旅游促進三產融合,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和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依托村兩委和合作社進行民主協商,構建以合作社為載體,實現成員共享、利益聯結的收益分配機制,實施積分管理,開展鄉村文明建設,最終將村莊打造成一個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機制活、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綜合示范村。
01
2000年起,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嘗試探索一條路:通過項目的援助,實現貧困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從大涼山的腹地到三江源的源頭,從德陽的漢族村莊到玉樹的藏族村落,從四川的彝家到貴州的苗寨,一路的跌跌撞撞讓基金會對鄉村發展方向和規律的認識歷經不斷修正、深化和完善。以甘達村為例,當年的落后貧困村如今已經成為了有幾百萬集體資產,且每年都要給村民分紅的富裕村。項目成功的關鍵在于以市場為導向,以合作為基礎,以能人為抓手,以產品為起點。這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
2013年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后,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選擇雅安市寶興縣雪山村作為重點援建村,實施整村災后重建項目。基于長期的鄉村實踐經驗,有關“美麗鄉村”的設想和思考,加上雪山村獨特的區位和自然人文優勢,讓基金會初步確定了鄉村旅游項目方向。
基金會聯合AIM國際設計競賽(Architects In Mission)組委會,于2014年4月份發起了鄉村建筑師培訓計劃,先后組織清華、華南理工、哈佛、耶魯等名校的建筑系學生以志愿者接力的方式到現場幫助村民重建住房。
2014年6月,雪山村合作社正式注冊成立,全體村民是合作社的社員,享有合作社股份。在基金會工作人員的指導陪伴下,合作社理事會成員學習自我管理,并籌備建立了合作社專業分社——雪山人家旅游專業合作社。
2015年9月,雪山村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在雅安市災后重建最美鄉村評比中,雪山村從200多個村莊中脫穎而出,被評選為雅安“美麗鄉村”第一村。
其中村民田姐家房子在一個山坡上,地形高低起伏不平。設計師根據地形特點和環境特色,設計出了一座形狀奇特的房子。曾經擔任過婦女主任的田姐不僅有魄力,還有一般農村婦女少有的智慧和毅力。她非常認同設計師的設計,決心排除一切干擾,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建造一座與眾不同的房子。
建成的房子外觀造型獨特漂亮,與山村環境相得益彰;內部空間設計錯落有致,后來有一個記者去采訪,用“移步換景”來描述田姐家房子的特點。“田姐家”這個四川偏遠山村中誕生的,真正由一個普通農家婦女運營起來的民宿品牌,后來還把分店開到了南京,目前共有三家民宿在順利運營中。
田姐夫婦和她家的房子
中國三星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美麗鄉村”項目理念和模式非常認可,2015年確定捐贈支持基金會擴大項目規模。于是基金會在“環北京貧困帶”通過競爭機制從20個備選村莊中優選出了最終項目村——河北省淶水縣南峪村。
結合之前的實踐,基金會開啟了鄉村旅游項目“運營前置”的特色機制。從分工而言,由基金會負責政府關系協調、項目資金投入和村民合作社的組織動員,由運營方負責民宿產品設計、實施和村民管家培訓、運營;就利益分配而言,根據合作社和運營方所投入資源,明確了分成機制和保底措施,以此保證合作社的收益。
2016年,南峪村“麻麻花的山坡”高端村宿項目當年啟動當年見效,建成2個院子7間房投入運營,合作社分紅10萬元;2019年,合作社分紅109萬元。
麻麻花的山坡
基金會總結此前的合作社實踐,完善了南峪村合作社的幫扶功能,推出了“三級聯動五戶聯助”的帶貧機制和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股”政策。并且村宿管家全部由村民經過專業培訓后上崗,優先錄取建檔立卡貧困戶,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愿望。在項目帶動下,2019年,南峪村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村書記段春亭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為了增加項目的識別度,突出項目特點,2018年基金會注冊了獨立的項目品牌 “百美村宿”,希望開放和推廣“村宿”這個體現村民參與的概念,并基于這套標準產生影響力、形成規模,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百美村宿項目以顯著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了項目村所屬縣域的鄉村旅游事業發展。以河北南峪村為例,雖受疫情影響嚴重,但是“麻麻花的山坡”2021年全年營業收入仍然超過170萬元。近年來村民們眼見“麻麻花的山坡”村宿運營情況良好,越來越多人返回家鄉開辦民宿。2021年村里還在基金會的指導陪伴下成立了旅游民宿協會。截止2022年4月,村里已開辦村民自運營民宿50家,民宿相關從業者90余人,共計76套院子,357間客房。
雪山村、南峪村、姜莊村等多個百美村宿項目村陸續被評為“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2020年,百美村宿更是入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SDG1)消除貧困代表案例,獲2020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年度旅游扶貧項目獎項。
2021年11月,曾都區人民政府攜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曾都區洛陽鎮九口堰村共同推進實施百美村宿項目,這次的策劃方案與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局限于一個村莊的策劃,而是以百美村宿項目作為先導示范,在曾都區主導下進一步促進洛陽鎮鄉村振興鎮域的綜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鎮域發展的荊楚樣板。
曾都區鄉村振興文旅品牌發布儀式
2022年6月21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百美村宿項目正式升級為百美村莊項目。“三農”工作重心從脫貧攻堅全面轉向鄉村振興,百美村宿應運轉型升級為“百美村莊”。
截至2022年5月,項目惠及河北、河南、甘肅、陜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重慶、青海、內蒙古、湖北等12?。ㄗ灾螀^/直轄市)29縣(區)31村,共計33個項目。在鄉村的公益賽道上,不僅修建民宿,還拓展多業態發展,助力女性就業,提升村莊文化生活,開發村莊特色文創……
2022年6月24日,百美村莊羅家磨村開村儀式暨“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啟動儀式在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羅家磨村舉行?!皵底帜咎m”民宿管家培訓計劃今年將支持培訓2000名鄉村民宿管家,舉辦相關培訓80期,并參與和支持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甘肅省文旅廳開展首個省級民宿管家職業標準建設,依托支付寶端內螞蟻新村等億萬用戶的互動產品,提升網友對民宿管家職業的認知,為管家就業的民宿導入更多關注,帶動更多客源。
“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渭源縣培訓基地揭牌儀式
百美村莊以“產業強、人才旺、生態美、文化興、治理好”五大振興為奮斗目標,展現中國鄉村的嶄新面貌,推動鄉村振興綜合示范村的建設,拾起鄉村脈絡,在充滿可能的土地上,播下更多希望的種子。